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威科夫控盘法2年前 (2022-08-21)2307
我们先看一下主力资金的运作周期。所谓跟踪趋势,说白了就是跟踪主力资金的步伐。理解了主力的意图,也就跟对了趋势,关键是他们经常在关键时刻抛给公众假的价格行为,包括制造各种假的K线图诱导我们,这就需要我们更深⼀步了解市场背后的故事。如图1所示,市场按照4个周期运行,分别是吸筹(ACCUMULATION), 上涨(MARK UP), 派发(DISTRIBUTION...

我们先看一下主力资金的运作周期。所谓跟踪趋势,说白了就是跟踪主力资金的步伐。理解了主力的意图,也就跟对了趋势,关键是他们经常在关键时刻抛给公众假的价格行为,包括制造各种假的K线图诱导我们,这就需要我们更深⼀步了解市场背后的故事。如图1所示,市场按照4个周期运行,分别是吸筹(ACCUMULATION), 上涨(MARK UP), 派发(DISTRIBUTION)和下降(MARK DOWN)。这4个过程存在于各个时间框架,比如你判断趋势用的日图,那么就在日图上关注这个过程,使用小时图也是⼀样的道理。也就是说此方法做短线、长线都适用,5分钟超短线也行。

主力资⾦参与市场的目的无非也是赚差价,他们在⼀个价格区巨资建仓后,引导价格上涨。当价格涨到他们满意的位置时,他们全部卖出(派发)。他们在底部收购时,由于所需仓位巨大,他们建仓时不可能短期完成全部收购,只能⼀点⼀点买。这样⼀来,整个收购过程就会拖⼀段时间,从几个星期到几年不等(根据不同的交易周期),这是价格真正进⼊牛市之前的准备过程。公众由于受蛊惑,以及着急和贪婪而选择抄底,导致公众的交易周期开始:抄底(或者做突破) – 被套 – 死磕 – 割肉 – 再次抄底或者做突破 – 再次被套…… 如果抄底前抛开这些情绪因素,而是复习⼀下市场的基本行为(看看我的头条吸筹相关文章),就不会在⽜市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进场。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1

图1中1的位置对于主力资金来说是卖的时候,而此时公众在买。2的位置(下跌过程)是公众因为被套而积累恐慌的时候。3的位置是公众的恐慌到达极限,开始⼤肆抛售的时候,⽽此时主力资金在⼤肆收购。4的位置(上升过程)是公众兴奋地做突破和追高的时候(其实公众在帮助价格上涨,这正是已经在底部满仓的主力资金所乐意看到的)。5的位置又开始重复1的过程,公众疯狂抢购到达顶点,此时主力资金在⼤肆出货以满足公众的贪婪。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1

在真正拿钱玩市场之前,无论资金大小,这些道理必须在大脑中形成常识,这样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当时的行情处于这个路线图的哪个阶段。最好的买⼊时机是3结束和4开始的时候,最好的做空时机是1结束和2开始的时候。想做到这⼀点需要时间来训练控制情绪,因为主力资金抛出的买入诱饵都在顶部,这种诱饵非常符合人的正常情绪的反应,所以当时只要你有贪婪和冲动的情绪作怪,你就必然无法战胜诱惑,而完全自信和自愿地建仓。在底部,主力资金处处使用⼀剑封喉式的悲观策略,让公众感觉不如趁早割肉,结束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2

要想在3结束和4开始的时候建仓,我们必须通过吸筹路线图(图2),了解市场底部背后的参与者都在干什么,这个图帮助我们掌握吸筹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些理论基础的交易,属于公众行为。当你能够剖析眼前的价格背后的运作之后,你会发现⼀切技术指标和⼏何图形都属于表象(或者干脆放弃)。如果打算在底部买入,以下信息必须理顺:

1. 下跌结束了没有?哪些价量⾏为告诉我们下跌结束了?

2. 主力资金是不是开始接盘了,而公众是否开始恐慌抛售了?图上怎么看出来?

3. 即使下跌结束也不代表牛市就会开始,那么什么价量行为能够证明市场进⼊吸筹过程?

4. 主力资金的哪些行为表明他们在收购?哪些行为又表明他们收购结束了?

5. 吸筹战役是否结束了,市场的浮动供应是不是不存在了?

这些问题看似很抽象,但是在实际的走势图上,以上每条信息都对应着价量⾏为。我们交易员的任务就是能够识别出这些价量⾏为,并翻译成市场本质理论,然后以市场本质理论为基础操作。如果单纯地看价格图形或者指标就下结论,这种操作属于公众行为。专业交易员和公众的区别在于,专业交易员在价量关系这⼀层之后,又深入剖析了⼀步,而非专业交易者的判断只停留在价格图形和指标这些表⾯现象上。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2

我们知道价格下跌的背后是供过于求,简单点说就是买方对当前价格不看好(没有需求)。当价格跌到了⼀定程度,主力资金使用少量资金试水接盘,把主力资金的这种行为叫做初始需求(初始支撑),英⽂叫做PRILIMINARY SUPPORT(简称PS)。这里的买家不是公众(因为他们没有能⼒阻止熊市),而是有雄厚实力的大机构。

首批主力的大资金的进⼊,说明市场已经遇到了需求。如果接下来出现恐慌抛售(英⽂是SELLING CLIMAX,简称SC),我们知道需求开始扩大,并正在努力吸收供应。大量的抛盘和大资金的接盘后,价格出现暂时的恢复,这个行为叫做自然反弹(AUTOMATIC RALLY,简称AR)。AR本身意义是接盘那些⼈把筹码⼜抛掉了,目的是设立⼀个用来收购的最高成本界限。千万不能看到熊市后的第⼀腿反弹(AR)就买⼊,因为市场还没有到供应耗尽和需求持续控制市场的阶段。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而不是冲动。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2

自然反弹之后,当价格再次下跌的时候(4的位置),我们仔细观察原来那种抛售行为是否⼜出现了。如果有,说明市场的清盘行为还没结束,价格会继续创新低。相反,当我们发现价格回到前面低点附近的时候,成交量价格波动已经非常小了(同前面的恐慌抛售相比),这说明这次下跌没有带来更多的恐慌抛售,市场的卖压减轻了。这种下跌行为叫做成功的⼆次测试(SECONDARY TEST,简称ST), 我们从成功的⼆次测试得出的结论是:下跌暂时终⽌。我们需要接下来的市场⾏为来确认吸筹已经开始。如果第⼀个⼆次测试的成交量依然很⼤,说明市场上卖压还没解除。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继续等下⼀次的ST,直到看到ST是小成交量和小蜡烛,说明市场不再有抛售出现,或者说供应开始耗尽,这为市场进⼊吸筹阶段奠定了基础。(这里说明一下小成交量和小蜡烛只是相对恐慌性抛售来说,并不能量化具体多长、多短,市场又不是数学公式,市场是人性,它是灰色的)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2

吸筹是个考验公众耐心的过程,冲动抄底的结果是坐过山车(震仓或主力资金的疲劳战术),一点点失望或者恐惧情绪就会把提前抄底者甩出去。下面我们继续讨论主力资金逼迫公众抛掉筹码的策略,如何识别市场的确进⼊了吸筹阶段,以及哪些⾏为确认吸筹结束,并且允许我们在⽜市出现之前的进场时机。

二次测试ST(SECONDARY TEST,简称ST)确定下跌暂时停⽌之后,此时的市场背景是需求已经进⼊市场,原来那种没有需求的熊市特征已经不复存在。那么我们下面要关心的是主力是否继续低价收购,并且这种低吸的结果是否造成市场上卖单越来越少(供应耗尽)。另外,如果市场接下来形成了区间交易,我们假设这是主力资金为了收购而控制上涨。

如图3所示,在B阶段初期,也就是ST刚结束,区间交易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积极参与的公众还很多, 他们的抄底行为和主力的控制上涨行为导致价格波动剧烈,这是正常的,我们只是把它作为⼀种吸筹初期的现象观察,不要用它来判断市场方向(公众看到大起大落,情绪容易被勾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力的筹码收购越来越多,市场上可供收购的筹码越来越少(供应减少),导致价格波动趋于平缓(这也是⼀种现象,不能作为判断根据)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3

在区间交易中, 主力资金尽量在底部静静收购。偶尔我们看到价格跳起来,是因为底部价位缺货,主力资金不得不暂时提⾼收购价,引起反弹。当然这种反弹必然勾起了公众的抢反弹冲动,就在公众盼望他们抢的反弹能够持续创新高的时候,主力资金在区间顶部截住了上涨。这种截住行为给我们的暗示是:主力资金的收购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价格还没有到上涨的时候,我们还不能进场,因为主力资金还会把价格压到底部继续收购。

主力资金在顶部截住上涨之后,我们经常看到价格以小碎步形式下跌(图中小步曲线下跌标注CREEK的地方)。这种行为告诉我们:抄底的公众因为没有达到目的那种失望和⽓馁情绪,这种情绪会导致他们卖掉筹码。这是主力资金的疲劳战术,目的是让公众吐出筹码给主力资金,主力资金意在底部收购更多的筹码。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3

如果每次价格在区间底部反弹后,都无法超过前面波的高点,说明两个问题:第⼀是需求弱,大部分买家还在犹豫;第⼆是市场上的浮动供应还在,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价格涨不起来。为了让价格上涨,浮动供应是主力资金必须要清除的。除了上述疲劳战术⽅法,最有效的方法是终极震仓。价格在区间内急速下跌(8的位置),有时候深度突破区间底部,这种现象是⼈为的,目的是看这种跌法是否引出⼤的卖单,也就是说主力资金想通过这种⽅法看市场上还有没有大的浮动供应。震仓还⼀个目的是:即使再顽固不卖的公众,也会因这种跌法产⽣恐慌,最后把筹码抛给主力资金。

⼀旦震仓出现,吸筹就被确认了。吸筹的确认等于给我们提供了进场方向,我们可以在震仓底部先建部分仓。确认震仓的是⾏为是快速反弹(9的位置,这个反弹不⼀定很高,但是动作必须是迅速),然后是对震仓的二次测试(10的位置)。这次测试必须是⼩成交量和⼩蜡烛,这样才能告诉我们震仓起作用了,已经把浮动供应(或者那些顽固不化死磕的公众)清除了。震仓和这次低量测试,不但确认了吸筹,而且清除了上涨障碍。

威科夫控盘法(高段位版):识别主力运作周期及主力底部吸筹手法

图3

那么在上涨障碍清除的情况下,价格是否开始进⼊牛市,我们还要看⼀个重要市场行为SIGH OFSTRENGTH, 简称SOS。这个行为告诉我们需求完全控制市场,并且市场上的供应已经耗尽(没有能力阻止上涨了)。SOS是否有效,需要后面的回调确认(LPS)。这个回调不能有任何新的供应介⼊,才能确认SOS是有效的,这样也就确认需求占上风的这个事实。如果市场要进入牛市,这个事实是我们必须要看到的。LPS是吸筹阶段第⼆个进场点,因为:第⼀,吸筹已经被确认(指明后市的方向是牛市);第⼆,需求已经完全控制市场,或者说市场进⼊供不应求的阶段;第三,以上两种情况下,没有供应参与的价格回落是⻛险最低的进场点。


理查德 · 威科夫(1873年–1934年)是20世纪初股票市场的技术分析的先驱。他和道琼斯、江恩、艾略特和美林一起被认为是技术分析的五大巨人。威科夫 从15岁开始在纽约股票经纪公司担任报价员,然后在二十多岁时成立自己的公司。他出资发行了《华尔街杂志》,并担任编辑和撰稿人近20年。《华尔街杂志》在鼎盛时期的订阅量达到了20万。威科夫本人是市场忠实的学生,一名积极的交易员, 并执着、精通盘口的解读和市场分析。他采访了当时股票传奇大师,包括JP摩根和杰西·利弗莫尔,并结合了他们的交易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的市场交易理论, 包括原理、规则、交易技术、资金管理、和交易心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odayusstock.com/news/236928.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