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六连涨后首跌至76美元,市场担忧供需失衡与技术面修正
油价走势及背后因素分析
油价回调原因
根据TodayUSstock.com报道,油价延续了今年首次的下跌走势,主要受到技术面信号的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至接近76美元/桶,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价格约为73美元/桶。根据九日相对强弱指数(RSI)信号显示,油价已处于超买状态,导致市场出现回调。此外,WTI的即期价差也表现出看空趋势。
技术面与市场情绪
近期的油价上涨被认为是过度的,这一点从技术分析中得到了证实。相对强弱指数(RSI)显示油价已超买,表明可能出现回调。而且,WTI的即期价差的看空走势也是导致油价调整的一个因素。市场的情绪变得更加谨慎,尤其是担心需求的疲软和供应的增加会影响油价的进一步上涨。
OPEC+与全球供应状况
OPEC+的产量在2024年12月减少了12万桶/天,总产量降至2705万桶/天。主要产油国阿联酋的减产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的适度增产被伊朗和科威特的减产所抵消。尽管OPEC+继续进行减产,但全球石油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关系依旧紧张,尤其是在全球主要消费国中国的需求疲软的背景下。
市场前景及专家观点
Rystad Energy的商品市场油气主管穆凯什·萨赫德表示,油价预计将维持在当前水平上下波动约两美元。他认为,直到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市场才可能出现更大的价格波动。尽管2024年初期市场情绪看涨,但包括美国银行在内的分析师表示,非OPEC国家的新增供应将超过全球消费增长,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动力减弱。
编辑观点
当前油价的回调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需求和供应状况的担忧。虽然OPEC+的减产措施仍然有效,但全球经济的放缓,特别是中国的需求不足,可能会限制油价的上涨空间。加之市场对非OPEC国家石油供应增长的预期,油价短期内可能难以突破当前的高位。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几个月油价可能会维持在较为稳定的区间内,波动幅度有限。
名词解释
布伦特原油:全球主要的原油基准价格之一,通常用于定价北海地区的石油。
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美国的主要原油基准价格之一,主要用于定价美国本土的石油。
相对强弱指数(RSI):一种用于分析股票、期货等金融市场技术指标的工具,用来判断资产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非成员国如俄罗斯等合作的石油生产国联盟,旨在调控石油市场。
2025年1月:美国总统当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否认《华盛顿邮报》关于限制关税计划的报道,美元回升,油价承压。
2024年12月:OPEC+成员国减产12万桶/天,阿联酋是主要减产国。
2024年10月: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尤其是中国需求疲软。
今年相关大事件
特朗普施压OPEC降价,油价下跌但美国原油库存减少缓解跌幅
特朗普威胁贸易战并要求OPEC降油价,油价遭遇年内首次周度下跌,全球市场供应紧张加剧
特朗普推动降息及油价下调,美股标普500创历史新高,市场乐观情绪提升经济复苏预期
特朗普达沃斯讲话施压OPEC降价,油价下跌超1%引发全球能源市场不确定性
美国原油库存首次增加推动油价回稳,但特朗普贸易承诺仍引发关注
特朗普关税计划与库存连降推动油价创五个月最长连跌,全球市场面临经济增长压力
特朗普宣布能源紧急状态与需求放缓忧虑拖累油价,布伦特跌至79.92美元/桶,市场预计2025年供应过剩
特朗普宣布能源国家紧急状态,美油价跌至每桶76美元以下,全球贸易政策和储备计划引发市场震荡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能源政策与制裁叠加推动油价震荡,市场迎来不确定性新局面
特朗普放宽能源管制预期推动油价下跌,美国油价料将连续第三年下行
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加剧供应担忧,油价周五收跌但全周仍上涨,布伦特原油上涨1.3%
受特朗普第二任期影响,油价连续四周上涨,市场关注制裁与贸易政策走向
特朗普政策推动油价连续四周上涨,全球石油市场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中东停火协议缓解地缘风险,美国零售销售数据超预期助推油价波动
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引发供应链风险,全球原油价格半年内上涨10%至82美元,市场看涨情绪增强
美国制裁俄罗斯影响持续,布伦特油价回升至80美元,库存减少促使市场预期油价稳定
油价回升,美国对俄制裁持续影响,库存下降推动市场反应
2025年汽油价格预计降至3.22美元:需求放缓与政策调整共振,消费者支出大幅减少
美国对俄制裁叠加库存连续八周下降,油价回升至78美元,全球市场面临供应链重构
美国全面制裁俄罗斯能源行业,油价创四个月新高并影响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