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科技熱點,元宇宙AI超導...噱頭還是趨勢?
又是亂糟糟的一周,華爾街多頭開始看空,而空頭又轉多。AI帶來的市場單邊上揚開始顯得後力不足,一個從實驗室走出的「常溫超導」概念迅速在二級市場完成起飛後墜落。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全球人們都寄希望於第四次科技革命開啟,擺脫當前「內卷」的命運,一個個技術名詞通過社交媒體提出熱炒後,或成就一個行業,或成為一地雞毛。
「具有顛覆性的技術」,撩撥着投資者們的神經,很多難懂的名詞讓人既興奮又惶恐,資金的移動背後帶動了行業的起飛和陷落。
自智能手機開啟的移動互聯時代進入存量競爭之後,伴隨着美聯儲的貨幣大放水到隨後快速緊縮,已有多個熱門板塊輪番上陣,有的發展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有的則帶動熱錢的「一日游」。
新能源,估值回歸,產業成熟新能源產業的行情爆發於2020年初期,相對來講「科技」的含量較低,「消費」、「製造」的成分比較高。
彼時,特斯拉中國工廠開工,宣告制約公司多年的量產問題終於得到解決,驗證了電動車產業的商業可行性。
同時,恰逢全球央行的大放水,一時海量遊資沖入,空頭徹底投降。市場對特斯拉的估值對標了蘋果和福特這兩大歷史上幾乎最偉大的商業成功範例,同時帶動了產業上下游的快速上揚。
當然,科技水牛崩塌之後,整個產業進入了漫長的估值回歸期,只有那些業績經過驗證的企業還能獲得市場青睞。
在政策、資金等多方面的加持之下,整個新能源產業快速步入成熟期,市場競爭激烈,二級市場表現相對穩定。
區塊鏈Web3元宇宙,熱炒後進入蟄伏區塊鏈概念在社交媒體上一度火熱到瘋狂,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性技術,將逐漸支撐起一個全新、去中心化的世界——Web3.0,對原有的生產關係進行重構。
在Web3.0搭建的應用場景中,元宇宙又是最為火熱的一支。元宇宙一詞自小扎將公司臉書更名為Meta之後達到熱度頂峰,到2022年初開始持續下降。
概念火熱冷卻的背後,Meta元宇宙部門Reality Labs持續虧損,表現非常不樂觀,公司預計,2023年Reality Labs的運營虧損將「顯著增長」。
而迪斯尼、微軟等大玩家也於2013年陸續關閉了相關部門,這一曾經被瘋狂炒作的概念因缺乏盈利點而被拋棄。
不過,今年蘋果發布的新產品Vision Pro也許會成為真正的突破口,雖然Vision Pro被定義為「實用工具」,且絕口不提元宇宙一詞,但從形態來看多少有些類似。
人工智能,商業落地,估值仍在走高2022年11月底推出的ChatGPT使得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C端的產品化,其在用戶交互、內容創作等層面的應用場景清晰可見,商業化路徑十分明確,帶動美股走出了低谷。
大型科技股因為ChatGPT的出現一路走高,帶動納斯達克指數上半年創下了1983年來最好上半年表現。而且這些公司股票走高的背後,有真實的業績做為基礎。
當然,一輪快速上揚之後,大家對接下來市場的走向、尤其是科技股走勢出現分歧。而且,整個行業出現泡沫混雜的情形,也開始有部分相關企業裁員的消息,未來只有少數企業能夠成為市場贏家。
一直對前沿科技持保守態度的老股神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對ChatGPT在日常應用中的潛力感到驚嘆。
目前硅谷一級市場不少資金投向了相關領域的開發,二級市場也仍然整體看好。
常溫超導,未來可期,行情一日游過去一周內大起大落的「常溫超導」概念源於韓國研究團隊的一篇論文,人們對它描述仍然很類似:一旦室溫超導實驗成功,將象徵着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啟。
如果能在室溫條件下實現超導性,輸電和配電系統將因為幾乎為零的電阻不造成任何能量的損失,這意味着一場真正的能源革命。
最先興奮起來的是二級市場。 A股室溫超導概念股集體爆發,而美國超導股票AMSC因為名字盤前一度漲至150%。
一級市場也暗流涌動,有報道稱,一家創投機構臨時組織一個線上超導研討會,迅速吸引近300人在線參與。
以目前各國的實驗結果看,並不能推斷出逆天的室溫超導材料將由此誕生,就連實驗室這一步也還沒走通,與產業界產生關聯更為遙遠,一切還為時尚早。
納斯達克的狂歡與人類的科技焦慮今年上半年美股的亮眼表現令人震撼,要知道,這一巨大漲幅是在高息環境下實現的,可見技術對商業的驅動力有多大。重倉科技投資是資本必然、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顛覆與被顛覆頻出的時代,技術迭代在商界引發的焦慮也是空前的。
在逆全球化時代,科技競爭又成為大國博弈的首要陣地,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成為各國政府的共同選擇。
回顧歷史,每一輪科技革命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重大突破,而且科技周期革命周期處於加速狀態。尤其是第三次信息革命,促進了技術在各個領域的融合創新,從實驗室到商業應用的滲透時間越來越短。
當前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第四次、第五次科技革命或會圍繞生物技術、新材料、AI機器人而產生。
無論是政策層面的投入,還是全球資本市場,科技創新主線已經確立,盯着實驗室論文炒股正成為新的趨勢。
科技巨头加大AI投资导致资本支出上升,短期利润压力与长期发展潜力并存
科技巨头“七大天王”收益周来临,选举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波动性,引发投资者关注潜在交易机会
2024年人工智能与股票拆分双轮驱动:科技股飙升与投资机会扩展
纽约市采用人工智能扫描仪,力求将枪支排除在地铁系统之外
AMD收购Silo AI以增强人工智能芯片能力
港股收評:恒生指數漲2.3%、恒生科技指數漲0.38% 內房股持續走強世茂集團大漲60%
泰坦智華科技收到各債券持有人的強制執行通知
芯片股早盤普漲 華虹半導體漲超4%中電華大科技漲近3%
力勁科技現漲超9% 機構看好一體化壓鑄行業的發展前景
力勁科技拉升漲超10%創4個月新高,股價突破半年線
港股收評:恒生指數跌0.9%、恒生科技指數跌1.29% 內房股下挫世茂集團跌超13%
力勁科技早盤持續漲逾8% 一體壓鑄產業化進程不斷推進
協鑫科技早盤持續上漲超7% 顆粒硅成本優勢凸顯
港股收評:恒生指數漲0.55%、恒生科技指數漲0.92% 工程機械、鐵路股走強
港股收評:恒生指數漲1.48%、恒生科技指數漲2.74% 快狗打車大漲超91%
港股午評:恒生指數漲1.14%、恒生科技指數漲2.07% 博彩、蘋果概念股走高
港股開盤:恒生指數漲1.85%、恒生科技指數漲3.74% 小鵬汽車漲超8%
港股收評:恒指漲2.5%、恒生科技指數漲4.45% 汽車、內房股走高,蔚來漲超20%、萬科企業漲超10%
港股午評:恒生指數漲2.21%、恒生科技指數漲4.06% 汽車、內房股走高
港股概念追蹤 |國內首個汽車大模型標準發布 全面走向“人工智能+”(附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