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人工智能對GDP的影響可能比電力技術更大
當電力和個人電腦技術被應用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其相關創新帶來的投資規模達到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而來自高盛經濟研究(Goldman Sachs Economics Research)的預測顯示,現在對人工智能的投資正在迅速增加,最終可能對GDP產生更大的影響。
圖1. 人工智能投資可能會在未來三年迎來增長高盛經濟學家Joseph Briggs和Devesh Kodnani在這份報告中寫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在廣泛使用后的十年里,預計每年可以將全球勞動生產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但要實現大規模轉型,企業需要在實物、數字和人力資本方面進行大量前期投資,以獲取和實施新技術并重塑業務流程。到2025年,全球此類投資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左右。
圖2. 電力:圍繞先前里程碑技術發展的投資和勞動生產率Briggs和Kodnani寫道,人工智能相關投資的起點較低,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與此同時,高盛認為美國已經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市場領導者,而美國公司可能會成為這些技術相對較早的采用者。雖然類似的影響也可能在其他人工智能領先國家(如中國)出現,但投資影響可能會更小、更延遲。
從更長期來看,如果高盛的人工智能增長預測完全實現,人工智能相關投資在美國的峰值可能高達GDP的2.5%至4%,在其他主要人工智能領導國的峰值可能達到其GDP的1.5%至2.5%。
雖然人工智能投資周期的時間很難預測,但商業調查表明,隨著信息和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領域的大型公司更早采用人工智能,它可能會在2026年至2030年間開始產生投資影響。
盡管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生產率還需時日,但市場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已經迅速增加,羅素3000指數中超過16%的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了這項技術,而2016年這一比例只有不到1%。而且,這一熱潮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ChatGPT發布后才爆發的。高盛經濟學家之前的研究表明,這種提及往往預示著公司層面資本支出的增加。
圖3. 市場對人工智能的興趣急劇增加結合這些信息,以及股票分析師對關鍵人工智能業務的收入增長預測,高盛估計,到2025年,美國的人工智能投資可能接近1000億美元,全球可能接近2000億美元。Briggs與Kodnani在報告中指出, “盡管增長速度極快,但鑒于人工智能相關投資目前在美國和全球GDP中所占份額非常低,短期內對GDP的影響可能相當有限。”
人工智能投資預計將集中在四個關鍵業務領域:
培訓和開發人工智能模型的公司提供運行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的基礎設施的公司(例如數據中心)開發運行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的軟件的公司為這些軟件和云基礎設施服務付費的企業最終用戶高盛經濟學家預計,人工智能投資將主要來自訓練人工智能模型和運行人工智能查詢的硬件投資,以及在人工智能軟件上增加的支出。
圖4. 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資可能會達到GDP的2%以上,而軟件投資仍將持續“雖然迄今為止人工智能投資一直集中在模型開發上,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規模化可能需要更大規模的硬件和軟件推動,”Briggs和Kodnani寫道。
與此同時,一些行業出現了早期人工智能應用的跡象,盡管高盛研究預計更廣泛的宏觀影響仍需幾年時間。但是以往的技術突破表明,很難預測什么時候技術的采用會增加到足以對經濟產生有意義的推動。此前,只有當大約一半的美國企業采用了電動機和個人電腦時候,其生產率效應才在宏觀數據中顯現出來。
圖5. CEO調查顯示,AI技術初期應用較為緩慢,到下五年廣泛采用在2021年美國商業調查中,只有4%的美國公司報告在其業務流程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同樣,首席執行官調查顯示,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訪人士預計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在未來一到三年內影響他們的公司或降低他們的勞動力需求。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希望在3到10年的時間內應用人工智能。如果預測正確,那么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可能會在2025年至2030年之間的某個時候開始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高旭 發表,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科技巨头加大AI投资导致资本支出上升,短期利润压力与长期发展潜力并存
2024年人工智能与股票拆分双轮驱动:科技股飙升与投资机会扩展
纽约市采用人工智能扫描仪,力求将枪支排除在地铁系统之外
AMD收购Silo AI以增强人工智能芯片能力
港股概念追蹤 |國內首個汽車大模型標準發布 全面走向“人工智能+”(附概念股)
環球墨非(GMM.US)啟動三方合作,共推元宇宙與人工智能在中西醫療領域的應用
人工智能革命推動對高質量數字資產需求增長 環球墨非(GMM.US)簽訂重要訂單
雷軍2024年兩會建議:從義務教育階段普及人工智能素養教育、規范自主代客泊車功能應用等
英偉達市值直逼亞馬遜,是泡沫還是成長?
FAANG和“美股七雄”都過時了,現在是“AI五股”的時代
悅享控股(CHR.US)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活在上漲的恐懼中:美國七大科技股究竟有沒有泡沫?
單日市值暴增1970億美元,美股又一個紀錄被打破!
大漲之後,鈾股票還有投資機會嗎?
美國芯片補貼又要來了!這次會有哪些公司受益?
美股半導體股票還有很多,不要只盯著英偉達一家
巴菲特和木頭姐同時擁有的AI股票,整個美股只有這一隻
英偉達上漲失去理智?順勢為王!
全球最大芯片製造商看好AI需求,今年收入預計增長20%
製藥市場預測:2024年的這兩大趨勢將如何改變製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