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之王陳景河,攜愛情再度豪賭在創業路上
陳景河,這位站在金礦上的男人,他左手愛情,右手金礦,一生斗志昂揚,帶領紫金礦業(02899.HK)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留下了金子般的光芒。
不得不說,今年已年過六旬,老態略顯的陳景河,這大半輩子可謂人生贏家,功名成就。一路走來,陳景河有發妻在背后給予了巨大的情感與精神支持,而2020年嬌妻的到來,更讓陳景河“容光煥發”,其掌舵的紫金礦業股價業績雙豐收,并踏入了新能源這塊火爆的賽道上。
如今,陳景河仍老當益壯,紫金礦業牢牢掌握在他自身的運籌帷幄之中。他的星辰大海已不僅僅局限于金礦和銅礦,在他心中,鋰礦將再次演繹紫金礦業的新奇跡,成為他礦業帝國版圖的另一塊“新大陸”。
愛情、金礦,缺一不可
陳景河的人生豐富又多彩,豐富的是成功的創業人生,受到萬人的贊嘆;多彩的是曾擁有忠貞的愛情,近年還上演了一段令人嫉妒的忘年戀。
在走上紫金礦業一把手位置之前,陳景河的創業歷程值得年輕人細細考究一番。
1957年出生的陳景河,在普通農戶人家出生。他自幼聰明,學習成績佳。基于對地理及礦物的熱愛,他在高考后報考了福州大學的地質專業。上大學后,與他在高中時同班的賴金蓮與他確立了戀愛關系,兩人在困難年代結成一對有理想和抱負的青年戀人。
出了大學后,陳景河事業愛情兩不誤,他在礦業里勤勤懇懇、追求完美,優異的工作能力令他成為地質勘察領域的精英,在他的努力下,貧瘠的紫金山在2008年被評為“中國第一大金礦”。
陳景河入行的這些年,知識和實踐能力爆表,他共發表論文50余篇,主要有《紫金山銅(金)礦床成礦模式》《紫金山金銅礦勘查與開發的思考》《試論貴州水銀洞金礦床中膠狀黃鐵礦的含金性》等,還獲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經貿委黃金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多項獎項。同時,陳景河亦獲得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企業最具創新力十大領軍人物”等榮譽稱號。
這些成績,可以看出陳景河是妥妥的才子一枚。
后來,在2000年,陳景河依靠出色的能力坐上了紫金礦業一把手的位置,并在此后幾年帶領紫金礦業在香港和內地完成上市。
陳景河成功的背后,他身后的賴金蓮也功不可沒。自相戀,到結婚,再到家庭組建,賴金蓮都在他背后默默付出和支持,任勞任怨,對他的事業有著很大的支撐力量。
在賴金蓮2019年因病逝世前,陳景河全身心地投入到紫金礦業中,依托內延外購的策略,紫金礦業由一家不知名的地方小企業一路高歌猛進對外找礦、挖礦,發展成為如今從事銅、金、鋅、鋰等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及工程設計、技術應用研究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
目前,紫金礦業在中國15個省(區)和海外13個國家擁有重要礦業投資項目,2021年底銅和黃金資源量分別達6277萬噸和2373噸,2021年營收破2200億元,公司在2022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中排第325位。
賴金蓮離開后,陳景河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大拐點,有故事,也有濃濃的金子味。
2020年10月,喪妻一年后,陳景河迎娶38歲的“投行女”錢冰,這場豪門婚禮轟動了整個礦業圈和投資圈。錢冰青春靚麗,氣質相貌佳,且經商能力并不賴,其有“經濟師、并購交易師”等頭銜,據說在美國經營第三代試管嬰兒、合法第三方輔助生育等項目。
美人配富商,似乎為紫金礦業注入了發展活力,此翻婚姻成立后,紫金礦業股價業績雙豐收。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下旬,紫金礦業A股股價漲勢凌厲,累計漲幅高達126%,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一度接近4000億元。
錢冰成為紫金礦業的“老板娘”后,紫金礦業也正值發展巔峰。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紫金礦業凈利潤分別為65.09億元、156.73億元及126.3億元,分別同比飆升51.93%、140.8%及89.95%,盈利能力相當強勁。
另一場豪賭悄然來臨
當前,陳景河雖頗有老態龍鐘的狀態,但在商界上,他依然還是那位敢打敢沖的斗士。
2020年以來,市場對全球復蘇、通脹預期的演繹逐漸走強,周期品在這一輪中走出王者般的行情。趁此機遇,紫金礦業對海內外礦山進行技改和擴產,同時一些新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為紫金礦業增厚了腰包。
特別是在2021年,公司剛果(金)卡莫阿的一期銅礦、塞爾維亞丘卡盧的金礦以及西藏巨龍銅礦一期均建成投產,塞爾維亞和哥倫比亞的兩個項目亦實現技改投產,帶動了公司主營礦產品產量的增長。
有意思的是,其中很多礦山項目是陳景河在行業弱周期的時候以低價購入的,這些項目在行業高景氣度時陸續投產,陳景河的這種“逆周期”豪賭掐得十分精準。如在2015年行業低迷期,紫金礦業僅以不到7億元收購了剛果(金)科盧韋齊銅礦72%股權,建成投產后紫金礦業收獲頗豐,單是2022年上半年該項目就為公司貢獻了4.62萬噸的銅產品產量。
當然,金礦和銅礦并不是陳景河的終極追求。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迸發的背景下,陳景河還要干一票大的:切入鋰礦領域,一手買礦建鋰鹽項目,一手新建磷酸鐵鋰等新能源材料項目。
這位站在金礦上的男人,正跨出一腳踩上了鋰礦上,意圖與寧王和比亞迪(01211.HK)等鋰電巨頭掰手腕。
陳景河背后的紫金礦業,資產雄厚、經驗豐富,雖是新能源領域的新手,但起跑得飛快。
首先在拿礦上,紫金礦業火速與競爭對手進行“搶鋰”大戰。
2021年10月,紫金礦業豪斥50億元人民幣收購加拿大3Q鋰鹽湖項目,該項目一期設計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預計2023年底建成投產;
今年1月,與剛果(金)國家礦業開發公司合資成立卡坦巴礦業啟動首個硬巖鋰礦勘查項目;
今年4月,以76.82億元收購盾安集團旗下四項資產包,拿下拉果錯鹽湖鋰礦項目;
今年6月底,收購了厚道礦業71.14%的股權,獲得湖南省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100%權益。
至此,紫金礦業形成“兩湖一礦”格局,整體碳酸鋰當量資源量超過1000萬噸,約居全球主要鋰企資源量前10位,遠景規劃碳酸鋰當量年產能15萬噸以上。
陳景河近期表示:“隨著能源革命的到來,未來路上跑的都是電動車、氫能汽車,我們對此無動于衷的話將會犯極大的錯誤。”按照陳景河的規劃,紫金礦業將要在2025年成為全球重要的鋰供應商。
除了搶鋰礦,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紫金礦業的野心絲毫不含糊。2022年半年報中,紫金礦業表示,福大紫金氨氫能源工業化提速,磷酸鐵鋰、電解銅箔、高性能銅合金等項目建設加快;紫金鋰業擬與億緯鋰能(300014.SZ)、瑞福鋰業合資分期建設年產9萬噸鋰鹽項目。
此次進軍鋰業,對紫金礦業來說又是一場豪賭。
需打上引號的是,紫金礦業在行業高景氣度收購鋰礦本身就違背了公司曾經的“逆周期戰略”,未來幾年或將公司置于“高位接盤”的境遇。
未來2-4年是紫金礦業新能源產能釋放周期,期間行業競爭將“人滿為患”,碳酸鋰價格存在波動較大的風險。同時,比亞迪、贛鋒鋰業(01772.SH)等龍頭企業擁有成熟的碳酸鋰加工技術,并綁定了廣泛的下游客戶群體,紫金礦業在這方面顯然還不具備競爭優勢。
不知陳景河這位商界大佬,能否帶領紫金礦業在新能源領域突破圍堵,開啟發展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