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只SPAC即將登場!資本巨頭頻現身,累計9家遞交上市申請
港交所即將迎來首家SPAC,招銀國際旗下Aquila于昨日通過港交所聆訊,自年初SPAC制度正式實施,已有9家SPAC遞交上市申請,數量遠超市場預期,今年港股市場或迎來SPAC上市潮。
3月9日,港交所首家遞表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Aquila Acquisition已通過上市聆訊,核心發起人為招銀國際資產管理,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及招銀國際。
據港交所文件資料顯示,Aquila Acquisition將于明日3月11日(周五)正式建簿,預計3月22日可以掛牌,僅限于專業投資者認購。據悉Aquila擬發行1億股A類股份,每股定價10港元,對外集資10億港元。據市場消息指,Aquila參與認購的投資人講包括多家海內外一線投資機構,以及全球SPAC的主要參與者,預計首日配售將獲得足額覆蓋。
另一方面,Aquila發起人招銀國際資產管理、中資投資者組成的AAC Mgnt Holding會持有2500萬B類股份,即該SPAC的20%股權。以該SPAC架構,每份上市權證可兌換2股A類股份,行使價為11.5元。B類股份及發起人權證將不會于聯交所上市或買賣。
值得注意的是,Aquila必須在上市后 2 年內公布建議的SPAC并購交易,并在上市后 3 年內完成交易,完成交易前僅限于專業投資者參與交易。該公司計劃重點關注亞洲(特別是中國)“新經濟”行業(包括綠色能源、生命科學及先進科技與制造行業)內有科技賦能的公司。
香港SPAC制度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自1月17日Aquila作為第一家SAPC遞表以來,兩個月內共計有九家SPAC遞交上市申請:
而這九家SPAC背后發起人,主要為投資機構巨頭和金融圈資深投資人,包括前香港金管局總裁、前渣打銀行大中華區主席、運動品牌李寧、前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鼎佩資產、天境生物、招銀國際、農銀國際、泰欣資本等。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咨詢組合伙人認為,盡管第一季度市況波動,但相信在未來SPAC并購交易進行時,該制度依然可為香港市場帶來動力。相信新制度可為發行人和投資者提供更全面的融資選擇和投資機會,從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普華永道年初曾預計,今年將會有10至15家SPAC公司會赴港上市,集資額約介于200至300億元。但從目前申請的速度看,兩月內就有九家SPAC遞表,一家聆訊,今年港股上市的SPAC公司數量恐會大超過預期。
據彭博社消息,去年針對信息安全的監管可能打亂微醫原本的上市計劃,招股書失效后,公司對人員及薪酬框架進行調整,意在重新定位公司,因公司或不再遵循原本的計劃,來港進行IPO,而是轉為通過與SPAC合并進行上市。
據此前招股書數據,公司截至2020年連接了中國超過7800家醫院,包括95%以上的三級甲等醫院,被外界譽為國際上規模最大、最具成長力的數字健康獨角獸之一。
相關閱讀:港交所首只SPAC遞表!與美股市場有何不同?帶你一圖看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咨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