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爆發!近一月有港股基金暴漲近60%!還能買嗎?后市怎么看?

港股資訊2年前 (2022-12-11)46
港股今年的表現印證一句話:跌得有多慘烈,反彈得就有多猛烈。11月以來,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5.50%,恒生科技指數累計上漲53.18%。于此同時,港股基金11月以來大爆發領漲市場,近一月最高漲近60%。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政策和海外流動性改善提振預期,市場信心持續增強,多重利好共振令港股強勢反彈。多重利好因素助推港股走出估值修復行情Wind數據顯示,截至12...

港股今年的表現印證一句話:跌得有多慘烈,反彈得就有多猛烈。

11月以來,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5.50%,恒生科技指數累計上漲53.18%。于此同時,港股基金11月以來大爆發領漲市場,近一月最高漲近60%。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政策和海外流動性改善提振預期,市場信心持續增強,多重利好共振令港股強勢反彈。

多重利好因素助推港股走出估值修復行情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11月以來,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5.50%,恒生科技指數累計上漲53.18%。11月以來,凈值回報靠前的主動權益基金大多重倉港股,比如,何琦管理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和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A表現最為亮眼,11月以來回報分別高達59.93%、51.02%。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A、中融滬港深大消費A近一月回報也在50%左右,光大保德信品質生活A、廣發恒生科技A、匯添富滬港深優勢精選等10多只基金近一月回報均在45%以上。

港股相關ETF也在同樣霸榜,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華寶港股互聯網ETF、嘉實中概互聯網ETF近一月漲幅均超50%,另有超10只中概互聯ETF、恒生科技ETF指數、香港科技50ETF近一月漲幅超40%。

對于港股自11月以來出現較大程度反彈,匯添富滬港深大盤價值基金經理陳健瑋表示,主要原因是港股市場基本面浮現出三大拐點:一是美國通脹數據或將出現拐點,未來通脹將有望逐步回落,這將推動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加息速度最快的階段將過去,海外流動性迎來重要拐點;二是房地產行業或將出現拐點,“穩地產”政策密集發布,將全面落實金融支持房地產十六條來促進房地產穩定;三是港股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期或將出現拐點,迎來盈利預期的上調。此外,隨著防疫優化措施陸續推出,也將加快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

由于上述拐點的出現,壓制港股市場的風險因素逐步緩解,而港股本身由于估值處于低位,且擁有眾多優質上市公司,因此吸引到資金的回流和空頭回補,當中能觀察到南下資金和海外資金也有流入跡象,帶動這一輪港股市場的估值修復行情。

匯豐晉信基金海外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程彧認為,這一輪上漲是估值側、盈利側、交易側共同驅動的結果。從估值側看,前期壓制港股的主要因素有三點:1)美債利率超預期上行,2)國內行業監管政策嚴厲,3)地緣政治,都迎來不同程度的好轉。從盈利側看,隨著經濟的逐漸復蘇,盈利下修的通道接近尾聲。明年港股盈利增長有望恢復到雙位數,在盈利增長方面有望領漲全球的主要市場。從交易側看,恒指PB在10月底是觸及了二十年歷史底部。而10月港股的做空比例達到了25%的歷史新高,因此這一輪逼空交易進一步放大了港股彈性,才看到了指數級別30%的上漲。

“近日,在國內疫情防控優化和外部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預期強化、地產開發商融資政策放松等多項積極因素推動下,香港市場風險偏好出現明顯改善,賣空成交比率近期降至6月份以來低點,同時,美元走弱推動港幣和人民幣匯率繼續走高,所以港股市場與相關港股互聯網ETF跟蹤的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反彈。”華寶港股互聯網ETF基金經理豐晨成提到。

德邦基金基金經理王佳卉則表示,進入11月,港股市場以美國加息預期緩和為契機出現反彈。而后,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和產業政策陸續出現的邊際改善,則是推動本輪恒指漲幅的主要因素。截止10月末,恒生指數已經跌至2010年以來新低,其絕對和相對估值均處于歷史地位,且AH溢價達到150以上。政策環境的邊際變化,帶來市場對此前過度悲觀反應的糾偏。近期的反彈,是市場空頭的了結和估值的修復。

看好當下港股高投資性價比,關注互聯網、新消費、新能源等板塊

對于港股后市走勢預判和投資機會,陳健瑋表示,港股將具備系統性重估的機會。目前港股仍然處于較低位置,站在中長期維度,目前港股依然具有明顯的估值優勢;而從歷史經驗來說,港股對宏觀基本面和盈利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預計目前這些正面因素帶來的行情的持續性將更久,空間也將更大。長期看好消費升級、科技創新、醫療保健、高端制造和信創安全的長期發展機會;短中期來看,也建議關注防疫措施變化后復蘇回暖的相關消費行業、房地產行業穩定后帶來的產業鏈機會和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下被市場低估的優質國企。

程彧表示,后市演繹要明確的是兩點,一是預計已經闖過了比較低谷的時期,此輪上漲后港股仍在歷史中長期底部區間;二是未來的道路是曲折向上的,要做好進攻與階段性防御的準備。從中期維度看,隨疫情影響邊際減弱,上游商品價格企穩回落,企業盈利大概率已經迎來拐點,而市場對于港股的盈利預期有望在明年二季度結束下調;本輪美股加息也已過了最陡峭的時間段,加息周期預計在明年上半年結束,明年中有望迎來多重共振,未來可以更加樂觀。會重點關注互聯網、新消費、新能源、創新藥等港股的特色成長板塊,以及運營商、銀行等高股息板塊。

“港股作為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經濟的主要市場,國內經濟的復蘇預期明顯升溫令港股市場具備較大的配置優勢,之前由于較嚴格的防控措施使得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互聯網標的的配置熱情較低,而政策的明顯轉向疊加賣空比率的持續下降,成為這一波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未來幾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美國CPI數據以及美國針對中概股的審查結果等均有可能推動港股頭部互聯網公司估值的修復,從而使得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豐晨成提到。

王佳卉表示,恒指反彈至今,估值仍處于破凈水平,相對于基本面、相對于A股市場,其估值優勢仍在。從中長期維度,依舊看好當前時點港股市場的高投資性價比。短期看,美國仍處于加息周期后半段,復雜的全球政治格局環境仍有不確定性。在市場進行估值修復后,在配置上,會更加注重回歸基本面,重點關注領域在港股主流成長板塊,如互聯網科技、醫藥,以及低估值的物業管理和明年業績確定性相對較強的消費標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odayusstock.com/news/308791.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