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3500多万美元利润的海龟交易员分享:谨记害你交易亏钱的8个认知偏差

外汇市场2年前 (2022-11-21)1337
文/Curtis M Faith(克提斯·费斯),最成功的海龟交易员,在海龟计划期间,他为该计划发起人理查·丹尼斯赚了3500多万美元的利润。费斯是机械化交易系统和软件界的先驱之一,目前担任交易元件公司(Trading Blox)研发部主管,该公司专门从事交易系统分析和发展软件。人类发展了某些方式协助他们看待世界,这些方式确实适用于较原始的环境;然而,对于金...

赚了3500多万美元利润的海龟交易员分享:谨记害你交易亏钱的8个认知偏差

文/Curtis M Faith(克提斯·费斯),最成功的海龟交易员,在海龟计划期间,他为该计划发起人理查·丹尼斯赚了3500多万美元的利润。费斯是机械化交易系统和软件界的先驱之一,目前担任交易元件公司(Trading Blox)研发部主管,该公司专门从事交易系统分析和发展软件。

人类发展了某些方式协助他们看待世界,这些方式确实适用于较原始的环境;然而,对于金融交易来说,这些观念反倒成了阻碍。科学家将人们对于现实看法产生的扭曲现象,称之为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

以下列举几项对于交易造成影响的认知偏差:

‧ 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相较于赚钱的欲望,人们对于避免损失通常有更强烈的偏好。

‧ 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s effect):人们对于已经投入或花费的资金,通常看得比尚未投入的金钱来得重要。

‧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人们通常会迅速获利了结,却让亏损持续发展。

‧ 结果偏差(Outcome bias):人们通常会根据结果判断决策,而不考虑决策程序的品质。

‧ 近因效应(Recency bias):人们通常会更重视最近发生的事件或经验,相对忽略更早期的事件或经验。

‧ 锚定(Anchoring):人们通常会过度重视或仰赖方便取得的资讯。

‧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人们通常会跟风去相信大家所相信的事情。

‧ 遵循小数法则(Belief in the law of small numbers):人们通常会从有限的资讯中,归纳出不足为凭的结论。

这份清单虽然不完整,但已包含了某些对于交易与价格判断极具影响力的错误概念。让我们分别深入观察每种认知偏差。

受到损失规避影响的人,比起赚钱,他们更倾向于避免亏钱。对于多数人来说,亏损100元和没有赚到100元的感受并不相同。然而,从理性观点来说,这两件事情显然应该对等:两者都代表了100元的净值变动。研究资料显示,亏损对于心理产生的效应,大约是获利的两倍。

就交易来说,损失规避会影响人们执行机械化交易系统的能力,因为遵循系统发生的亏损,比遵循系统带来获利时的感受更为强烈。在丧失同样金额的前提下,交易者因遵循系统而生亏损,显然比没有遵循系统而错失机会的痛楚来得更大。因此,亏损10,000元的痛苦,可能等同于错失赚取20,000元机会的感受。

图片

就商业上而言,沉没成本是指已经投入而无法收回的成本。举例来说,为了研究某种新科技所做的投资,就属于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效应是指人们拟定有关未来的决策时,经常会考虑已经花费的金额,也就是沉没成本。

这种现象如何影响交易呢?让我们考虑初学者典型发生的状况。建立头寸之初,交易者预期获利为2000美元,并决定将止损设定在损失1000 美元的水准。几天之后,这个交易订单发生了500美元的账面亏损(浮亏)。又经过几天,亏损累积成为1000 美元:超过账户净值的10%。交易账户的净值由原来的10,000美元下降到9000 美元。这也是交易者当初决定认赔出场的价位。

让我们看看认知偏差将如何影响决策:交易者应该坚持先前认赔1000 美元的承诺,或者继续持有亏损头寸。损失规避效应会使得认赔行动变得十分痛苦,因为认赔等同于实现亏损。反之,只要头寸没有认赔,交易者就认为自己还有机会扳回账面亏损,甚至可能反败为胜。

另一方面,沉没成本效应会让交易者忽视这个头寸的未来走向,反而执着在如何避免浪费已经出现的1000 美元亏损。因此,初学者碰到这种状况时,很可能决定继续持有头寸,这个决策不是基于他相信行情的可能发展,而是因为他不想承认亏损,而且也不想浪费已经沉没的成本1000美元。

价格如果继续下跌,等到亏损累积达到2000美元,他又会如何因应呢?理性思维如果能够主导决策,他就应该认赔出场。不论先前对于行情发展的判断如何,市场的实际走势已经清楚显示他先前的看法错误,因为价格已经远远跌破他当初决定认赔的水准。

不幸地,处在这种状况下,前述两种认知偏差的影响力更大。当初交易者想要避免发生的亏损,现在变得更大,痛苦感受也更加严重。对于多数交易者来说,这种行为会持续下去,直到再也不堪亏损,最后陷入恐慌而不计代价认赔,到了这个时候,账面净值可能已经发生30%或50%的损失,是当初预期的3至5倍。

科技网络狂热时期(指1999年-2001年),我正好在硅谷工作,当时有很多朋友是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与营销人员。他们服务的单位,有些最近刚挂牌上市,某些人则握有价值数百万的股票期权。1999年底到2000年初,他们看着股票价格每天上涨。直到2000年,价格开始下跌后,我问他们打算什么时候才要把手上的股票出售。

他们的回答多半大同小异:“等到价格回到XX元,我就会卖。”他们设定的价位,都远比当时的行情来得高出许多。我的朋友之中,只要当时还抱着股票的人,几乎都眼睁睁看着股价跌到先前的1/10、甚至1/100,而且仍然没有脱手。股价跌得越深,他们就越有等待的理由。“我已经赔了200万美元,再跌个几十万元又如何呢?”他们振振有词地说。

受到处置效应的影响,投资者通常会了结获利头寸、继续持有亏损头寸。某些人认为,这种结果和沉没成本效应有关,因为两者都涉及到决策者不愿面对先前决策错误的现实。同样地,人们倾向于提早获利了结,是希望避免账面盈利流失。如果是短线交易者发生这种行为偏差现象,一旦赚钱头寸提早获利了结,通常难以弥补失败头寸发生的重大亏损。

图片

受到结果偏差的影响,人们常常会根据结果来判断决策正确与否,而非考虑决策本身的好坏。由于生活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凡是涉及风险与不确定性的问题,经常没有正确的答案。基于这个缘故,人们运用理性思考而拟定看似正确的决策,可能会因为不可预见或无法预期的状况,导致决策没有产生所期待的结果。

结果偏差经常促使人们过度强调实际发生的结果,而没有合理考虑决策的品质。就交易来说,即使是一套正确的方法,结果也可能发生亏损,甚至是连续亏损。因为交易产生负面结果,可能导致交易者怀疑自身与决策程序,使得他们抱持负面心态而重新检讨使用的方法。

我们接下来即将讨论的偏差,可能让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近因效应是指过度强调近期事件与经验的重要性。人们认为昨天进行的交易,其重要性超过上周或去年进行的交易;最近2个月发生的亏损,其重要性超过先前6个月交易发生的等额获利。因此,最近一系列交易的结果,可能会让多数交易者怀疑自己使用的方法和决策程序。

在不确定环境下,人们拟定决策,通常会过分重视或仰赖方便取得的资讯;这是所谓的锚定效应。决策者可能把近期价格视为参考基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拟定价格决策。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提到那些硅谷朋友难以认赔股票的原因:他们把最近的高价视为参考基准,借以评估当前的股价。

这种情况下,目前价格始终看起来太低。人们往往相信许多人所相信的事情,这种现象称为从众效应或羊群效应(Herd effect)。价格泡沫发展到后期,行情涨势看起来往往锐不可挡,这一方面就是从众效应发挥作用。


标签交易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odayusstock.com/news/281777.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