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全球「大放水」既助长了资产的普涨,也引发了市场对资产泡沫的担忧。
今年以来,全球债市出现抛售潮,此外,不管是大幅回调的A股和港股,还是一路创新高的美股,高估值的担忧始终挥散不去。
从当前来看,全球债市、股市、房地产究竟有多贵?
据东吴证券数据,当前全球股市和债市的市值分别为109万亿美元和123万亿美元,2020年底全球房地产的市值为269万亿美元。
相对于2010年年底的市值,十年间全球股市和债市增长了150%和110%,全球房地产则增长了77%。
这是什么概念呢?2020年底全球GDP规模约为84万亿美元,因此当前全球股市、债市的市值相当于全球GDP的1.3倍和1.5倍,全球房地产市值则为全球GDP的3.2倍。
在十年前的2010年底,全球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值分别为全球GDP的0.8倍、0.7倍、2.3倍。
由此可见,相对于全球经济基本面,十年间上述三类资产在规模上均明显膨胀,然而,其各自的昂贵程度不尽相同。
东吴证券表示,与股市和房地产相比,全球债市更显得偏贵。尤其是随着全球走出疫情,发达国家长债的实际利率有望向疫情前的水平收敛。
短期内债券利率的回升并不对全球股市的上涨构成威胁。这是因为主要国家股市的盈利收益率仍然显著高于长债利率。
以全球股市中估值偏高的美股为例,当前标普500指数动态市盈率暗含的盈利收益率为4.4%,远高于1.7%附近的10年期美债利率。这与21世纪初美股互联网泡沫崩盘时的情形完全不同,当时标普500指数的盈利收益率显著低于10年期美债利率。
因此,在10年期美债利率回升至标普500指数的盈利收益率之前,美股相对美债仍具有吸引力。
与债券和股市相比,全球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最为显著。这意味着房地产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比股市和债市更为显著。因此,一旦房地产市场因债券利率上行而下跌,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央行不会袖手旁观,这也意味着未来长端债券利率的上行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