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CPI报告不足以让美联储降息,但会在7月份降息
本文源自“腾讯证券”。
6月13日讯,经济学家周三表示,5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美联储下周政策会议之前看到的最新通胀率,将不足以说服他们对市场感到意外并降息。
5月CPI数据相当疲软,过去一年的核心通胀率从4月份的2.1%和去年7月份的2.4%下降至5月份的2%。
总部位于圣彼得堡的金融咨询公司雷蒙德-詹姆斯(Raymond James)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表示,在CPI数据公布之后,他坚持认为美联储将在7月降息。
布朗表示,虽然低通胀数据让美联储“掩盖”行动,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实际上可能取决于“交易会发生什么”。
美联储的下一步政策的出台预计将等到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之后。
多伦多BMO资本市场高级经济学家Sal Guatieri对此表示赞同。
“美联储推迟决策的原因可能是想看到国际贸易在未来一个月左右的局势,”他说。
Guatieri表示,低通胀本身并不足以让美联储采取行动。 他表示,中央银行还必须假设经济正在失去动力,而且贸易紧张局势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增加。
资本经济(Capital Economics)资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皮尔斯(Mike Pearce)表示,低通胀似乎并不是推动决策的重要因素。
他表示,令人震惊的是,许多美联储官员指出另一种通胀措施,即达拉斯调整后的平均值,显示通胀处于央行2%的目标水平。
美联储的基本目标是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为标准的,该指数通常比CPI数据低0.5%。
在5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低于预期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延续跌势。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个基点至2.122%。
美联储将在一周内宣布其政策决定,届时美联储主席杰罗姆-威尔( Jerome Powell)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根据CME集团的FedWatch工具,市场认为6月加息的可能性仅为23%。 投资者绝大多数认为,将在7月30日至31日的美联储会议上提出首次降息。
CPI数据登场,市场动荡加剧,美股波动或迎来1%震荡
前美联储副主席兰德尔·夸尔斯:美联储独立性不受特朗普政府威胁,通胀趋缓降息预期调整
美国通胀趋缓与强劲就业数据促使美联储加息放缓,全球经济面临增长与通胀压力并存的挑战
美联储担忧特朗普贸易和移民政策影响,通胀风险加剧促使利率决策更趋谨慎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引发美元指数上涨,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加剧
美联储谨慎对待进一步降息,会议纪要或揭示政策制定者面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共识
美联储放缓降息预期与经济数据发布在即,黄金承压而半导体板块提振美股:全球经济与市场交投迎新动向
美国联储官员表态:通胀目标尚未达成,强调控制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性
巴尔金:2025年美国经济前景乐观,增长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
Clive Crook呼吁美联储取消点阵图,政策工具被指引发市场混乱影响经济稳定
美联储储备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突破3万亿美元心理关口,量化紧缩政策或迎挑战
避险情绪助推黄金触及两周高点,市场关注美联储政策与特朗普关税计划;原油涨超2%,库存数据令涨幅受限
股市连续第二年实现20%涨幅,2025年延续牛市面临更高门槛,经济韧性与美联储降息预期成为关键因素
美联储政策渐进推动2025年美国债券收益率下降:市场信心显著增强
特朗普关税及财政政策引发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2025年利率调整预期减半,通胀压力成关键考量
特朗普推翻两党预算协议和关税威胁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导致股市波动和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
美联储加息预期对特朗普经济议程构成压力:市场波动显现通胀担忧的重要性
美联储宣布降息后,2024年11月核心PCE指数增幅放缓至0.1%,但通胀仍未回落至目标水平,表明经济压力持续
美联储缩减降息预期与美国政府关门风险导致股市与债市双双下跌,市场波动加剧,经济数据支撑市场信心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美联储鹰派转向导致股市回调,投资者对2025年经济前景保持谨慎乐观